光迅科技携手永洪科技 助推光通信产业人才管理数字化升级

作者: 永洪BI  来源: 永洪科技  时间:2023年05月12日

 不论哪个时代,人才都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

 

当前,对于处在数字化时代发展前沿的光通信产业而言,高端行业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数字信息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行业,光通信行业是受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该行业的佼佼者——光迅科技凭借多年来积攒的实力和口碑,其发展备受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

 

光迅科技成立于1976年,200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首家上市的通信光电子器件公司,该公司主要对有源和无源芯片、光集成器件进行系统性、战略性研究开发,产品主要包括光电子器件、模块和子系统产品。目前,光迅科技已连续16年入选“全球光器件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在全球光器件行业中排名第4位。光迅科技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傲人成绩,其核心在于对专业人才的尊重和管理。

 

当前很多企业都面临人力资源管理和业务发展适配的难题,这一难题具体体现在:通过多渠道盘点也难以发现适合人才、定岗定编尝试多遍仍有待推敲、绩效考核难以做到公平公正、薪酬管理很难考虑员工个性化需求等等多个方面,以上这些问题,光迅科技同样也要面对。为了能够更好吸引并留住专业人才,光迅科技引入了永洪敏捷BI系统,帮助光迅科技的人才管理更加个性化、从而助推光通信产业人才管理数字化效率的提升。

 

永洪敏捷BI,一站式大数据BI平台

 

永洪敏捷BI在产品设计初期,便从客户需求的视角出发,以一站式的设计理念进行产品架构,将大数据分析所需的产品功能全部纳入一个平台,进行统一管控。数据运行期间,永洪敏捷BI可以全面覆盖数据分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采集、清洗、整合、存储、计算、建模、训练、展现、协作等,让用户在一个平台上就可以完成全流程的数据分析任务,降低了实施、集成、培训成本,让企业轻松实现数据赋能业务的目标。

 

基于上述特点,永洪敏捷BI的加入,可以帮助光迅科技在人才管理方面实现高效、便捷的数据分析,从人才的招聘、引进,到人才的培训发展、再到绩效评估、薪酬管理、以及离职流动等全流程数据均能实现“一站式”分析、“一站式”了解,从而可以依靠科学数据更有针对性的帮助相关岗位领导提高决策的合理性。

 

BI+AI增强分析 全方位了解员工的真实动态

 

Gartner认为,当前由业务人员主导的分析流程更能适应AI时代特点。针对AI应用难的问题,永洪BI结合自身优势,构建了“BI+AI”的应用体系,引入“AI平民化理念,实现全流程可视化建模。并在其中内置了5种类型、20余种插件化算子,可以满足企业常用分析场景,使得AI深度分析和BI数据分析可视化,深度融合以实现联动分析。

 

企业员工业绩出现变动、或对岗位提出更新要求,通常作为企业无法全面洞察真实原因。光迅科技引入永洪敏捷BI之后,可以通过系统中的数据问答、数据解释、数据洞察等功能,以直接询问交互、搜索点击等方式快速了解真实原因。如,某员工在一阶段内出现业绩增长或下滑的状态,系统可帮助业务人员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业务变动的原因。

 

受市场欢迎的BI分析“全家桶”

 

“免费全家桶”产品组合

针对市场上不同体量、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以及个人的数据分析需求,永洪科技打造了“免费全家桶”产品组合,即Yonghong Desktop BasicX+Viewer、永洪云。

Yonghong Desktop Basic是桌面级BI产品,提供一站式的数据治理及可视化分析能力,集成多种算法,挖掘具有潜在价值的关系、模式和趋势,实现数据洞察。将报告上传到私有化部署的X+Viewer,或是公有云平台永洪云,便可共享业务洞察,还能展开交互式分析。

 

“付费全家桶”产品组合

当企业逐步发展、有一定预算后,则可以升级为Yonghong Desktop Professional、永洪云独享版,延伸出包括无限下载模板/素材/插件、无限导出报告/组件/数据,增添填报、制作门户、打印布局、3D组件等多个数据应用场景的权益,进一步提升效率和专业度。同时企业也可部署企业级BI平台Yonghong X-Suite/Z-Suite,实现更为丰富的企业级数据管理。

 

永洪科技作为一家为全球企业提供大数据产品和服务的公司,自2012年创业以来,始终秉持以卓越的数据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客户成功的使命,持续深耕BI行业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永洪科技还将继续保持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持续优化敏捷BI功能,深入洞察并解决用户痛点,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推动企业实现数据资产高效应用,释放数据价值,实现“人人都是数据分析师”的愿景。

版权声明

 

永洪BI
更敏捷、更快速、更强大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3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0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